1.职能任务和相应的职责;
2.工作日志,履行职责时留下痕迹;
3.绩效考核和分级管理;
4.统计评估,可以评估效果;
5.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效率。
1.为科学评价机关事业单位组织配置和工作人员绩效,市编办组织开发了基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系统,实现了用权透明、工作阅卷透明、效率评价透明,倒逼各级部门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效率、积极作为。目前,该系统已在市经信委、教育局等13个市级部门和部分县区进行试点。
2.明确工作职责。以部门职责和部门年度工作要点为考核标准,将各岗位职责进一步细化到人,使管理和服务全过程自觉对标法定职责,确保用权不越位、履职不缺位,做到人岗一致、工作目标明确。
3.工作的实时记录。日常工作分为8大类33小类,包括业务工作、调查研究、学习教育、文字材料、会议培训、表彰奖励、值班加班、休假和事假等。每个干部分类填写工作日志,实现工作实时记录,内容全程追溯。
4.分级复习。为了便于领导掌握工作进度,每个工作人员填写的工作日志必须经过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审核批准,并负责层层检查,以满足部署和检查的要求。同时,公开各部门和部门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志,有助于加强整体协调,了解整体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5.绩效评估的量化。对每个部门、每个干部的绩效、用权、服务、工作成效等进行大数据分析。在不同的时间段,类别和个人,并有效地提出实际情况,如性能的重点和弱点。实现绩效考核量化,为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效率、加强干部日常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创新监管模式,有效解决“机构编制增减缺乏客观依据、编制效率量化缺乏数据支撑、绩效评价不够深入频繁、对‘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效果监测不够及时准确”等问题。根据“互联网大数据绩效评估”技术模型,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效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研判和科学管理,为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和管理干部考核探索新路径。
1.填写工作日志;
2.查看工作日志;
3.工作日志历史的查询和统计;
4.工作内容的检查和评估。